o~yeah~
lalala~
忙得要死,心情也不是很好:(
乱
是对于我的心理和生活状态的真是写照。
想挖个洞,躲进去,关掉手机,这样就好啦\( ^_^)/
Thursday, March 29, 2007
Monday, March 26, 2007
Wanna Cry
或许是在陌生的长路上看不到远方的灯火
或许这三月的阳光不够温暖
或许是终于耗尽了所有的坚强
或许已经不再相信童话会变成现实
或许……
累了,倦了,
让我想起大一的马拉松,跑啊跑,只为了很少的的体育分数……
麻木的腿,带血腥味的呼吸
风是冷的,地是硬的
跑啊跑……却不知道哪里是终点,跑啊跑
或许这三月的阳光不够温暖
或许是终于耗尽了所有的坚强
或许已经不再相信童话会变成现实
或许……
累了,倦了,
让我想起大一的马拉松,跑啊跑,只为了很少的的体育分数……
麻木的腿,带血腥味的呼吸
风是冷的,地是硬的
跑啊跑……却不知道哪里是终点,跑啊跑
Saturday, March 24, 2007
今天第一次去上社工课
今日社工课,发现竟然莫明其妙的成了“文体干部”……
整个班里几乎都是院系的文艺体育干部,结果讲师不停的说“你们文体干部”,汗-_-b
晚上数了数,有14支队伍,还好吧,领队貌似是5字班的小朋友居多,许多“师兄”开头的短信,让我都觉得老的不行了:(
联系到了郭宇宽,大好消息啊,看来今年的辩论讲座能做的不错^_^
唉……半天都是工作的事情,真是没有一点生活了,呵呵
说说昨天看得07年三月新片《300勇士》吧,简言之,这是一个讲述300名斯巴达勇士抗击波斯百万大军侵略的带有魔幻传奇色彩的故事。优点是动作力量感好,血的感觉经过特别强调也很鲜明。缺点是有点过于魔幻,影响了了这部史诗式电影的厚重感。最后要赞的是动画做的结尾,算是风格独特。但是整个片子的背景音乐单薄了点:(
评价:★★★☆
整个班里几乎都是院系的文艺体育干部,结果讲师不停的说“你们文体干部”,汗-_-b
晚上数了数,有14支队伍,还好吧,领队貌似是5字班的小朋友居多,许多“师兄”开头的短信,让我都觉得老的不行了:(
联系到了郭宇宽,大好消息啊,看来今年的辩论讲座能做的不错^_^
唉……半天都是工作的事情,真是没有一点生活了,呵呵
说说昨天看得07年三月新片《300勇士》吧,简言之,这是一个讲述300名斯巴达勇士抗击波斯百万大军侵略的带有魔幻传奇色彩的故事。优点是动作力量感好,血的感觉经过特别强调也很鲜明。缺点是有点过于魔幻,影响了了这部史诗式电影的厚重感。最后要赞的是动画做的结尾,算是风格独特。但是整个片子的背景音乐单薄了点:(
评价:★★★☆
Thursday, March 22, 2007
打算配副眼镜了
Tuesday, March 20, 2007
Sunday, March 18, 2007
趁着有一点时间赶紧写blog
简单的说,很忙,有些乱
参数如下:
顺便说一句,网络几个月之内没有机会折腾了,ps已经没有研究的心情了,技术属于缓慢积累过程中但是不会写总结了。
于是,这里在未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会有流水帐了~
最后,游戏已经看着就累了,一点玩的想法没有了。再最后,据说51要公费出去玩:)
参数如下:
- 队伍的士气值:较低
- 工作规划状态:混乱
- 任务完成进度:5%
顺便说一句,网络几个月之内没有机会折腾了,ps已经没有研究的心情了,技术属于缓慢积累过程中但是不会写总结了。
于是,这里在未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会有流水帐了~
最后,游戏已经看着就累了,一点玩的想法没有了。再最后,据说51要公费出去玩:)
Thursday, March 15, 2007
今天主席团表决了
我算是正是上任部长了,想跑没戏了:P
嘉楠姐就要走了,嗯,这下要“没人疼没人爱”了:'(
我一定会很想姐的~
今天和法学院的主席沟通了一下,很支持我们的工作,真是好人啊:)
发现大二认识的朱兄现在已经是计算机系主席了,互相都有种士别三日的感觉。
开始考虑更加深的问题了,如何能够让我的每一个部员发挥自己的价值,分工的问题还是很需要仔细考虑的。
嘉楠姐就要走了,嗯,这下要“没人疼没人爱”了:'(
我一定会很想姐的~
今天和法学院的主席沟通了一下,很支持我们的工作,真是好人啊:)
发现大二认识的朱兄现在已经是计算机系主席了,互相都有种士别三日的感觉。
开始考虑更加深的问题了,如何能够让我的每一个部员发挥自己的价值,分工的问题还是很需要仔细考虑的。
blog简短化是必然趋势
不简短会累死人的……
趁着下课5分钟写吧,截至昨天晚上,开会无数……
昨晚和嘉楠姐讨论完了没有直接走掉,收拾了一下椅子,于是就被叫去一起吃饭了(主席团晚餐会)会上我这样的就是开了老实得坐着听喽,嗯,有东西吃还是很好的,嘻嘻 ^_^
嘉楠姐马上要去深圳“研究学术问题”:P 所以周末就要离开北京了,于是会上有点“交代后事”的感觉,当然也有“托孤”,让主席、副主席照顾她弟弟——就是我啦。
现在事情有点不妙的趋势,本来要来“监护”我的领导,现在貌似抽不出时间,于是我这边的归属成了问题,我总不能凡事直接向主席报告吧……
上课啦,晚上表决我们这些新部长的任命,举手表决肯定没悬念,但是还是要尽量做好di~
趁着下课5分钟写吧,截至昨天晚上,开会无数……
昨晚和嘉楠姐讨论完了没有直接走掉,收拾了一下椅子,于是就被叫去一起吃饭了(主席团晚餐会)会上我这样的就是开了老实得坐着听喽,嗯,有东西吃还是很好的,嘻嘻 ^_^
嘉楠姐马上要去深圳“研究学术问题”:P 所以周末就要离开北京了,于是会上有点“交代后事”的感觉,当然也有“托孤”,让主席、副主席照顾她弟弟——就是我啦。
现在事情有点不妙的趋势,本来要来“监护”我的领导,现在貌似抽不出时间,于是我这边的归属成了问题,我总不能凡事直接向主席报告吧……
上课啦,晚上表决我们这些新部长的任命,举手表决肯定没悬念,但是还是要尽量做好di~
Wednesday, March 14, 2007
开会and开会
今天我要开本周(从周日开始算)的第五场会,十分的ft,开学就是比较忙乱啊……
晚上在寝室感叹“当皇帝的感觉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狒狒说“皇帝有后宫三千佳丽呢……”我说“那也不干,天天上朝不就是开会嘛……”
嘴上说归嘴上说实际上生活还是得继续。开会,上课,etc
昨天去看田园姐的blog,学会了一个词——pending,觉得是个不错的工作生活习惯,好吧让我也列一下:
辩论节辩题,pending
辩论节宣传,pending
世界水日宣传,pending
自习手册,pending
……
复习线性代数知识,pending
研究Matlab,pending
……
练习手臂肌肉力量,pending
练习单手反拍,pending
……
晚上在寝室感叹“当皇帝的感觉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狒狒说“皇帝有后宫三千佳丽呢……”我说“那也不干,天天上朝不就是开会嘛……”
嘴上说归嘴上说实际上生活还是得继续。开会,上课,etc
昨天去看田园姐的blog,学会了一个词——pending,觉得是个不错的工作生活习惯,好吧让我也列一下:
辩论节辩题,pending
辩论节宣传,pending
世界水日宣传,pending
自习手册,pending
……
复习线性代数知识,pending
研究Matlab,pending
……
练习手臂肌肉力量,pending
练习单手反拍,pending
……
Tuesday, March 13, 2007
Monday, March 12, 2007
第一次主席团会
今天开了进入清华学生会以来的第一次主席团会议(别误解,我们这些部长们只是副主席的跟班而已,只有副主席放我们出来介绍具体工作,汇报进度的时候才有说话机会)
因为是信任的部长,所以自我介绍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啦,结果我开了一个不好的头——说自己非常早的就会写名字了,因为字简单好认——后面出现的情况几乎成了笑话,每个人都得那自己的名字说说,好晕……
后面的事情都是很平常的,主席们说话,我等竖着耳朵听……
郁闷的是忘记带工作计划了,我说得时候连个参考都没有:( 还好事情记得清晰,没有什么脱漏。散会后主席专门找我交代校友总会的活动还要做,还得做强,“争取出书”——妈妈呀……校友总会……时间不靠谱的机构唉~
晚上回来改写自己的工作计划,突出“科学发展,成才报国”的新理念……700字的报告终于在周一早上变成2300字:)
因为是信任的部长,所以自我介绍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啦,结果我开了一个不好的头——说自己非常早的就会写名字了,因为字简单好认——后面出现的情况几乎成了笑话,每个人都得那自己的名字说说,好晕……
后面的事情都是很平常的,主席们说话,我等竖着耳朵听……
郁闷的是忘记带工作计划了,我说得时候连个参考都没有:( 还好事情记得清晰,没有什么脱漏。散会后主席专门找我交代校友总会的活动还要做,还得做强,“争取出书”——妈妈呀……校友总会……时间不靠谱的机构唉~
晚上回来改写自己的工作计划,突出“科学发展,成才报国”的新理念……700字的报告终于在周一早上变成2300字:)
Sunday, March 11, 2007
今天买了点跟网球相关的东西
主要是一筒球(三个,Wilson的),两根吸汗带(其一竟然在寝室遗失,晕 @_@ )
降温了,尽管有服装上的和心理上的准备,还是有点感冒了……不爽……嗯……
还好昨天妈妈打电话来的时候感觉还比较正常,所以没有让她听出来,不然她又该担心了。不过今天鼻子就有些阻塞感觉了……呜……
赶快好起来吧,伟大的学习工作在等着我:P
降温了,尽管有服装上的和心理上的准备,还是有点感冒了……不爽……嗯……
还好昨天妈妈打电话来的时候感觉还比较正常,所以没有让她听出来,不然她又该担心了。不过今天鼻子就有些阻塞感觉了……呜……
赶快好起来吧,伟大的学习工作在等着我:P
Saturday, March 10, 2007
终究没有选上数值分析:'(
其实不是我特别得想上这门课,只是大家都纷纷说数学实验是如何得麻烦,以及众多大作业如何占用时间让我有点慌了:(
硬着头皮上吧,没的选了~
今天终于下载好了三部电影——《007之皇家赌场》《血钻》《硫黄岛的家书》算是三部大片喽,全是x264格式,超清晰,留着高兴了看,嘿嘿嘿,想着都高兴:D
下载游戏一部,尚未有时间玩,据说资源占用小,good,适合我这样的老机器,留给51假期了:)
顺便说一句,今天的风真的很大,晚上出去吹得我东倒西歪……
另外我的亲爱的台灯的灯泡坏了……四处寻找灯管未果……呼吁国标!
硬着头皮上吧,没的选了~
今天终于下载好了三部电影——《007之皇家赌场》《血钻》《硫黄岛的家书》算是三部大片喽,全是x264格式,超清晰,留着高兴了看,嘿嘿嘿,想着都高兴:D
下载游戏一部,尚未有时间玩,据说资源占用小,good,适合我这样的老机器,留给51假期了:)
顺便说一句,今天的风真的很大,晚上出去吹得我东倒西歪……
另外我的亲爱的台灯的灯泡坏了……四处寻找灯管未果……呼吁国标!
NightFire的PS教程
NightFire的PS教程
贰·选区
“选区是Photoshop的灵魂”
我把选区作为我正式开始讲解ps的第一篇正式我对于这一句话的认同。无论多么绚丽的构图,多么巧妙的拼合,使你的作品能禁得起挑剔的眼睛的审视的还是精准的选区。ps是一个基于位图的软件,一幅精雕细琢ps作品的单位是像素——pixel。
然而如何在巨大的画面上选中我们要的那些小小的pixel呢?这就考验我们的选区技术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我们先认识一下ps提供的有关选区的工具:

首先最常用的Marquee工具(这里的工具都是使用了英文名称,因为我一直使用英文版的ps,呵呵有些我不太清楚中文应该是那个,以后的工具名称都是这样di~)
点住鼠标左键向右拖得到一个菜单,这里面的工具都是marquee tool family的成员啦,第一个是矩形,第二个是椭圆,第三个和第四个分别是横向和纵向的单像素宽度矩形,这种单像素选区的长度是和画面宽度或者长度相同的。这四个图标很直观的说明了功能相信是足够容易理解的,需要提醒的是看到Rectangular Marquee Tool 后面的那个M了吗?这个是快捷键提示,在键盘上按M就能换成这个工具(当然使用Type Tool在输入文字时出外啦)下面的那个椭圆工具也是M,怎么回事?答案是这两个之间是用Shift键辅助切换的。
也就是按M的时候切换到你上一个使用的Marquee工具,使用Shift+M在矩形和椭圆工具之间切换。
下面是套索工具,这个就是用鼠标把要得区域“圈起来”,足够的直观,实验一下就会用了,个人觉得实际使用不是很多,大家了解一下吧。需要叮嘱的是那个Magnetic Lasso Tool 就是磁性套索,它寻找边缘并且自动吸附,寻找边缘的依据是色彩相似,因此如果边缘光滑的物体是可以通过这个比较成功的选取的。但是对那些边缘比较复杂的,套索就不灵了,这时候需要使用比较高级的工具来“扣图”,这个技术后面会专门讲解。
魔棒这个工具简言之就是选出色彩相似的区域,通过Option面板的选项可以控制魔棒的表现。tolerance能够调节选择色彩的范围大小,这个值的范围是0~255,也就是说一共有256个色阶。后面有抗锯齿连续选取和图层穿透三个checkbox,第一个比较容易理解。连续选取决定是选择连续的区域还是画面上所有的在色彩范围以内的区域。sample all layers决定是不是在所有图层采样还是只在当前图层选择。
黑白两个箭头是选取矢量路径时候使用的,所以这里略去放在矢量工具一起解释啦
下面有两个带圆孔的方形图标,这个就是传说中的快速蒙板模式,呵呵^_^ 这个模式使你能够像处理一般图像一样的处理选区。
嗯……觉得有必要从原理的层面上解释选区了。
选区不仅仅是一个被蚂蚁线包围的区域,实际上在ps中选区是有着透明度概念的。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做个实验,建立一个文件,组合键 Ctrl+Shift+Alt+N 新建一个图层。按D键恢复默认的黑色前景白色背景设置。在图层面板点我们新建的图层选中它,按Shift+F5调出填充对话框,按Enter确认。(但愿这套快捷键流没有噎着你……God bless……如果你能一秒内完成这套基本动作,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比我麻利啦)使用任意Marquee随便选上一个区域,Ctrl+Alt+D调出Feather面板,输入一个合适的值,比如50,然后确认,再按Del删除选区内的内容,呵呵,看到什么了?我们在黑色的图层上开了一个边缘模糊的窗口^_^

现在回忆一下我们Feather(羽化)选区以后得到的蚂蚁线是什么样子的——对了,是一个圆角矩形,我们删除的时候删掉的东西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
好吧,让我们明确一下蚂蚁线的原则:
~~~~~~~~~~~~~~~~~~~~~~~~~
蚂蚁线是标志透明度为50%的位置的线
~~~~~~~~~~~~~~~~~~~~~~~~~
如果你进入快速蒙板模式,你可能更好的理解了,选区就是那个红色区域(或者不是红色而是透明的那部分,依据不同显示设定不同),所以对于选区的最合理的理解是一个alpha通道,决定了一个操作(比如刚才的Del)对于这个图像的各个区域的影响程度的深浅。
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快速蒙板模式,建议是你先用Marquee做出选区,然后按Q进入快速蒙板模式看看效果,试着使用pencil 和brush 两个工具在图像上画画,然后在按Q切换回到正常的模式看看现在的选区是什么样子的。
贰·选区
“选区是Photoshop的灵魂”
我把选区作为我正式开始讲解ps的第一篇正式我对于这一句话的认同。无论多么绚丽的构图,多么巧妙的拼合,使你的作品能禁得起挑剔的眼睛的审视的还是精准的选区。ps是一个基于位图的软件,一幅精雕细琢ps作品的单位是像素——pixel。
然而如何在巨大的画面上选中我们要的那些小小的pixel呢?这就考验我们的选区技术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我们先认识一下ps提供的有关选区的工具:

首先最常用的Marquee工具(这里的工具都是使用了英文名称,因为我一直使用英文版的ps,呵呵有些我不太清楚中文应该是那个,以后的工具名称都是这样di~)
点住鼠标左键向右拖得到一个菜单,这里面的工具都是marquee tool family的成员啦,第一个是矩形,第二个是椭圆,第三个和第四个分别是横向和纵向的单像素宽度矩形,这种单像素选区的长度是和画面宽度或者长度相同的。这四个图标很直观的说明了功能相信是足够容易理解的,需要提醒的是看到Rectangular Marquee Tool 后面的那个M了吗?这个是快捷键提示,在键盘上按M就能换成这个工具(当然使用Type Tool在输入文字时出外啦)下面的那个椭圆工具也是M,怎么回事?答案是这两个之间是用Shift键辅助切换的。
也就是按M的时候切换到你上一个使用的Marquee工具,使用Shift+M在矩形和椭圆工具之间切换。
下面是套索工具,这个就是用鼠标把要得区域“圈起来”,足够的直观,实验一下就会用了,个人觉得实际使用不是很多,大家了解一下吧。需要叮嘱的是那个Magnetic Lasso Tool 就是磁性套索,它寻找边缘并且自动吸附,寻找边缘的依据是色彩相似,因此如果边缘光滑的物体是可以通过这个比较成功的选取的。但是对那些边缘比较复杂的,套索就不灵了,这时候需要使用比较高级的工具来“扣图”,这个技术后面会专门讲解。
魔棒这个工具简言之就是选出色彩相似的区域,通过Option面板的选项可以控制魔棒的表现。tolerance能够调节选择色彩的范围大小,这个值的范围是0~255,也就是说一共有256个色阶。后面有抗锯齿连续选取和图层穿透三个checkbox,第一个比较容易理解。连续选取决定是选择连续的区域还是画面上所有的在色彩范围以内的区域。sample all layers决定是不是在所有图层采样还是只在当前图层选择。
黑白两个箭头是选取矢量路径时候使用的,所以这里略去放在矢量工具一起解释啦
下面有两个带圆孔的方形图标,这个就是传说中的快速蒙板模式,呵呵^_^ 这个模式使你能够像处理一般图像一样的处理选区。
嗯……觉得有必要从原理的层面上解释选区了。
选区不仅仅是一个被蚂蚁线包围的区域,实际上在ps中选区是有着透明度概念的。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做个实验,建立一个文件,组合键 Ctrl+Shift+Alt+N 新建一个图层。按D键恢复默认的黑色前景白色背景设置。在图层面板点我们新建的图层选中它,按Shift+F5调出填充对话框,按Enter确认。(但愿这套快捷键流没有噎着你……God bless……如果你能一秒内完成这套基本动作,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比我麻利啦)使用任意Marquee随便选上一个区域,Ctrl+Alt+D调出Feather面板,输入一个合适的值,比如50,然后确认,再按Del删除选区内的内容,呵呵,看到什么了?我们在黑色的图层上开了一个边缘模糊的窗口^_^

现在回忆一下我们Feather(羽化)选区以后得到的蚂蚁线是什么样子的——对了,是一个圆角矩形,我们删除的时候删掉的东西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
好吧,让我们明确一下蚂蚁线的原则:
~~~~~~~~~~~~~~~~~~~~~~~~~
蚂蚁线是标志透明度为50%的位置的线
~~~~~~~~~~~~~~~~~~~~~~~~~
如果你进入快速蒙板模式,你可能更好的理解了,选区就是那个红色区域(或者不是红色而是透明的那部分,依据不同显示设定不同),所以对于选区的最合理的理解是一个alpha通道,决定了一个操作(比如刚才的Del)对于这个图像的各个区域的影响程度的深浅。
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快速蒙板模式,建议是你先用Marquee做出选区,然后按Q进入快速蒙板模式看看效果,试着使用pencil 和brush 两个工具在图像上画画,然后在按Q切换回到正常的模式看看现在的选区是什么样子的。
Thursday, March 08, 2007
忍不住转载一篇
没有“米老鼠”“机器猫”,国产动画照样没戏
作者: 姚丽颖 来源: 北京晚报 时间: 2007年3月8日
近日发布的《文化蓝皮书》指出,外国动画片已经对国产动画形成强烈冲击,一方面导致国产动画营养不足、难出佳作,同时左右消费选择,仅《变形金刚》一部动画片的衍生产品就从中国赚取了50亿元人民币。
想起去年9月,广电总局曾要求各级电视台每天在黄金时段禁播境外动画片,国产动画的播出比例不少于70%。难道烂片看多了就喜欢、50亿能分上一瓢?官员太有才了。
车迷朋友买回一套日本《头文字D》动画片,看完片花已被折服:为了逼真表现AE86改装完的声效,制作方竟真买一辆实车照着拓海父亲的思路进行改装,然后录制发动机的声音。人物刻画稍显呆板,但是每辆车的外观、不同路面的质感细腻之极,朋友激动不已:“这一定是真正的车迷做的,而且在20多年前!”
反观国产动画,观众似乎从来没有感受过这种器重。恰恰相反,很多制作者喜欢把观众想象成白痴。人物、对话、剧情、场景以及所谓的中心思想,无处不见粗鄙、苍白和虚伪。看这样的国产动画连续剧,无异于自取其辱。净化荧屏当首先肃清此类。
郭德纲说黄牛票价是身价的最佳说明,衍生产品也是一部动画片优劣的写照。50亿也好,500亿也罢,挣得多说明动画形象深入人心,能吸引市场将其拍成电影、改成游戏、做成玩偶服装佩饰,甚至开发成游乐园。就算没有米老鼠和机器猫,大头儿子也挣不来这笔钱。
请不要再提《西游记》和《三个和尚》,当年的创作条件无法复制。重要的是现在,把观众当成有正常智商、活在正常社会中的人,没有想像力的话,写实点拍成《麦兜故事》也不赖。其实很多网络FLASH灵气十足,不知道为啥一变成班子、一奔着主题,出来就成垃圾了呢?
作者: 姚丽颖 来源: 北京晚报 时间: 2007年3月8日
近日发布的《文化蓝皮书》指出,外国动画片已经对国产动画形成强烈冲击,一方面导致国产动画营养不足、难出佳作,同时左右消费选择,仅《变形金刚》一部动画片的衍生产品就从中国赚取了50亿元人民币。
想起去年9月,广电总局曾要求各级电视台每天在黄金时段禁播境外动画片,国产动画的播出比例不少于70%。难道烂片看多了就喜欢、50亿能分上一瓢?官员太有才了。
车迷朋友买回一套日本《头文字D》动画片,看完片花已被折服:为了逼真表现AE86改装完的声效,制作方竟真买一辆实车照着拓海父亲的思路进行改装,然后录制发动机的声音。人物刻画稍显呆板,但是每辆车的外观、不同路面的质感细腻之极,朋友激动不已:“这一定是真正的车迷做的,而且在20多年前!”
反观国产动画,观众似乎从来没有感受过这种器重。恰恰相反,很多制作者喜欢把观众想象成白痴。人物、对话、剧情、场景以及所谓的中心思想,无处不见粗鄙、苍白和虚伪。看这样的国产动画连续剧,无异于自取其辱。净化荧屏当首先肃清此类。
郭德纲说黄牛票价是身价的最佳说明,衍生产品也是一部动画片优劣的写照。50亿也好,500亿也罢,挣得多说明动画形象深入人心,能吸引市场将其拍成电影、改成游戏、做成玩偶服装佩饰,甚至开发成游乐园。就算没有米老鼠和机器猫,大头儿子也挣不来这笔钱。
请不要再提《西游记》和《三个和尚》,当年的创作条件无法复制。重要的是现在,把观众当成有正常智商、活在正常社会中的人,没有想像力的话,写实点拍成《麦兜故事》也不赖。其实很多网络FLASH灵气十足,不知道为啥一变成班子、一奔着主题,出来就成垃圾了呢?
Wednesday, March 07, 2007
NightFire的PS教程
壹·"照片工作室"(photoshop直译:P)须知
开始图像软件的时候有一些基础的知识还是需要知道的,所以这一篇主要就是做一个基础入门尝试的查漏补缺,如果你已经熟知图像的基础知识这篇可以跳过^_^
★【位图vs矢量图】
这时是一个基本的计算机图形概念。什么事位图呢?这要从计算机显示说起,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图象和打印设备输出的图像的基本单位是点,也就是像素(pixel),计算机中的数字化的图像就是一些点的集合。位图说白了就是记录每个点的色彩信息的存储图像方式,位图处理软件比如windows自带的ms paint;矢量图是记录一幅图像上什么为止的点的色彩应该按照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图像,比如一个红色中心橙色边缘的圆就会记录成(圆心位置,圆半径,中心色彩,边缘色彩,过渡方式)这些数据组成的一个数据结构,当图象显示的时候,计算机现场计算屏幕上或者打印到纸面上每个点应该是什么色彩的。
常见的位图存储格式有bmp,jpg,gif,png等
常见的矢量图存储格式有ai等
回到ps上面,ps是一个以处理位图为主要任务的软件,尽管由于钢笔等工具的加入ps有了处理矢量元素的能力,但是仍不能改变这一本性:) ps最后输出的psd文件是位图式的存储方式。尽管可以通过使用矢量图形等方式构成画面,但是ps的任何复杂功能都是位图式的。
位图使得ps容易理解,直观的处理我们遇到的问题,反映我们的想法创意,但是缺点是位图会随着放大而显示得模糊,遇到高分辨率或者是大幅面的图形就会占用很多的硬盘空间,电脑处理的时候也会因为内存的不足而“很卡”。(插一句闲话,如果你想玩ps玩得很自在的话,至少需要512M内存,当然1G以上更好-_-)
★【图层的概念】
图层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早期制作动画片用的透明纸。什么?你不知道什么是透明纸……sigh……现在的年轻人啊,就知道电脑:P
你可以把图层简化理解成为透明玻璃纸,然后逐层得到叠加起来,上面的覆盖下面的,你从上面俯瞰下去看到的就是得到的图像。在cs以后图层有两个透明度选项,一个叫做Opacity另一个叫做Fill,新手常常搞不清楚用哪个,然后觉得拖动两个拉杆的结构似乎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有两个呢?又该用那一个呢?答案是不一样,具体会在后面讲解图层样式的时候专门讲解两个参数,至于用哪一个,呵呵,只要达到目的就好了,“英雄不问来路”这是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原则哦 :P
★【基本色彩学概念】
从问题的实用角度解释这三个概念我觉得最好列出每个参数关注的问题:
色度~Hue ——红的还是蓝色?
饱和度~Saturantion ——色彩是不是鲜艳,会显得很浓还是很淡?
亮度~Lightness ——明亮的还是灰暗的?
最好的理解方式还是作个实验吧,随便找个图片,在ps中打开然后按Ctrl+U调出Hue/Saturanation面板(原谅我没有列出如何在菜单中找到打开这个面板的选项的办法,因为……难道你不觉得用Ctrl+U更加方便吗?; ))每次只调节一个选项看看效果相信你很快就会对于这三个选项有最基本的认识:D

昨日补记

平常的一天。
早上网球课,感觉比较好,老师要求也比较高了,看来勤奋的自我练习是少不了了的。呵呵,这个我倒是兴趣不减,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好似整个网球班里只有我使用单反,god……下节课还要向老师展示一下我目前的情况,嗯,趁着不忙赶紧练练,我可不想改双反!
晚上开会,讨论关于辩论节的事情,总的来说还是轻松许多,有了外联和资讯的协助,搞活动容易很多,而且估计在于涛哥帮助下多拉几支队伍问题不大,我还真是幸运呢
晚上写了现代通信的作业,有些模糊:( 貌似需要淘一本参考书了,不然有点麻烦。
Monday, March 05, 2007
开始贴假期写的PS教程,呵呵
拖来拖去还是开始写了——NightFire的PS教程(鼓掌,呵呵^_^)
零·卷首语
与其说是一个教程,我更愿意说是一个总结和交流,回顾一下我和PS的经历,顺便记录一下学习感想。首先是回顾一下历史,我开始接触PS应该是在中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上面,使用的版本相当的古老,大约 photoshop 4.0,因此到能让我自命为“Photoshop资深用户”:P
从ps 5.0到现在正在公众测试中的ps cs3(版号应该是10.0β了)ps的变化很多,从一个简单的照片编辑软件到现在一统平面图像(准确的说是位图图像)的超级集成图像编辑环境,功能不断增加,但是对我来说功能还都算熟悉吧。
我的ps学习大致经历两个阶段——中学课堂和大学自学。中学学了大约一节课,25分钟的讲解和80分钟左右的实践,至于学到了什么,已经模糊了,只知道了一个叫photoshop的软件很强大,很神奇,有着“无数”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菜单选项:P
大学的自学开始于我在大一下学期有了自己的电脑(哦,准确说应该是我亲爱的本本:))怀着对于设计师之梦的缅怀(尽管我今生可能成不了图形设计师了:'( 或许是我最大的遗憾吧),装上了ps cs,版号8.0β(我一直喜欢新东西,所以装了测试版而不是正当年的ps 7.0)由此开始了我和ps的真正接触。
一个无聊的大一大二间的暑假,成就了我对于ps的了解,我知道了那个过去每次缠成一团乱先的钢笔工具是使用了“贝司奇”曲线,知道了魔棒工具还可以设置“容差”,发现了有一种叫做图层效果的神奇而简单的工具……
照着书本的尝试使得我对各种工具更加熟悉,而且学习ps不需要“get your hand dirty”,只需要“grap the mouse n' try out”:P
记得去年的春天我告诉田园姐说我是从大一期末才开始研究ps的时候,田园姐相当的怀疑我说话的真实性,呵呵:D 往事已成追忆,但是我还是要说,如果你喜欢ps,并时时注意学习的话,,半年的时间,你就可能超过我的。
ps,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其实我们最后能够做出什么东西,做的好坏不是使用软件的熟练程度决定的(我自信比很多在国际知名工作室工作的设计师更加了解ps的自动化宏定义,但是我还是远远不如他们,因为熟练是对技术工人的要求,图像设计需要的是创造性和想象力)最后的ps成功源于对于构图、色彩、视觉传达力的理解,切记~~
PS: 本来我也不是高手,企图写一个入门的教程,现在觉得可能不够基础不够全面,如果有耐心不妨姑且看着吧……至于什么是左键双击什么是右键菜单我不打算写了,算是对于大家智力的信任吧:P
**********************************************
这个教程是我假期写的,这些天慢慢贴上来,连载:)
**********************************************
零·卷首语
与其说是一个教程,我更愿意说是一个总结和交流,回顾一下我和PS的经历,顺便记录一下学习感想。首先是回顾一下历史,我开始接触PS应该是在中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上面,使用的版本相当的古老,大约 photoshop 4.0,因此到能让我自命为“Photoshop资深用户”:P
从ps 5.0到现在正在公众测试中的ps cs3(版号应该是10.0β了)ps的变化很多,从一个简单的照片编辑软件到现在一统平面图像(准确的说是位图图像)的超级集成图像编辑环境,功能不断增加,但是对我来说功能还都算熟悉吧。
我的ps学习大致经历两个阶段——中学课堂和大学自学。中学学了大约一节课,25分钟的讲解和80分钟左右的实践,至于学到了什么,已经模糊了,只知道了一个叫photoshop的软件很强大,很神奇,有着“无数”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菜单选项:P
大学的自学开始于我在大一下学期有了自己的电脑(哦,准确说应该是我亲爱的本本:))怀着对于设计师之梦的缅怀(尽管我今生可能成不了图形设计师了:'( 或许是我最大的遗憾吧),装上了ps cs,版号8.0β(我一直喜欢新东西,所以装了测试版而不是正当年的ps 7.0)由此开始了我和ps的真正接触。
一个无聊的大一大二间的暑假,成就了我对于ps的了解,我知道了那个过去每次缠成一团乱先的钢笔工具是使用了“贝司奇”曲线,知道了魔棒工具还可以设置“容差”,发现了有一种叫做图层效果的神奇而简单的工具……
照着书本的尝试使得我对各种工具更加熟悉,而且学习ps不需要“get your hand dirty”,只需要“grap the mouse n' try out”:P
记得去年的春天我告诉田园姐说我是从大一期末才开始研究ps的时候,田园姐相当的怀疑我说话的真实性,呵呵:D 往事已成追忆,但是我还是要说,如果你喜欢ps,并时时注意学习的话,,半年的时间,你就可能超过我的。
ps,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其实我们最后能够做出什么东西,做的好坏不是使用软件的熟练程度决定的(我自信比很多在国际知名工作室工作的设计师更加了解ps的自动化宏定义,但是我还是远远不如他们,因为熟练是对技术工人的要求,图像设计需要的是创造性和想象力)最后的ps成功源于对于构图、色彩、视觉传达力的理解,切记~~
PS: 本来我也不是高手,企图写一个入门的教程,现在觉得可能不够基础不够全面,如果有耐心不妨姑且看着吧……至于什么是左键双击什么是右键菜单我不打算写了,算是对于大家智力的信任吧:P
**********************************************
这个教程是我假期写的,这些天慢慢贴上来,连载:)
**********************************************
越来越发现TC好用了
TC者,TotalCommander 也,瑞士国软件^_^
TC是一个轻巧的文件管理软件,和我们常用的exporer类似。不知道什么是explorer?就是你在windows里面点击一个目录得到的那个窗口。多数只用过windows的人可能从来没有把explorer当成软件,因为它随系统而来,感觉太过于自然了。但是如果你用过dos时代的NC (norton commander)相信你对于文件管理软件的理解一定更好,也更能把文件管理认为成一个应该由专门软件搞定的事情。
可是为什么我们不用习惯的windows explorer呢?答案就是MS的产品的可定制性能太差!你的explorer能够预览bmp,jpeg,png但是当你选中一个psd文件的时候,你不会在explorer的左下方看到预览,你也不能使用“缩略图”模式看到预览。可能你已经习以为常,但是为什么?都是图片为什么只有微软认为我们应该预览的能够预览?!我就是想预览psd,但是explorer不仅原来不能,而且绝大多数用户不能通过添加插件的办法改善。我说“绝大多数”是因为不排除像acrobat那样通过添加加载项是可以扩大explorer预览格式范围的,但是大多数人不可能自己编写预览psd的加载项吧;我反正不会,我觉得我对于windows的理解还比90%的用户好呢!
回到TC话题上面,这个双栏的文件管理软件的几乎一切都是可定制的!快捷键功能是贴心。F5拷贝F6移动,F3在插件帮助下可以预览几乎所有的文件(所有我有的图片都可以,辅以k-lite codec可以预览几乎所有的影音文件,各种网页文件,文本文件……)。内置的压缩支持使得所有的压缩包都能够像文件夹一样对待:)使用快捷键可以方便的压缩解压。更好的是这个东西还支持ftp,速度和稳定性比起使用explorer简直云泥之别。
还有一个好处是稳定,这个东东很少崩溃,稳定的表现减少无数烦恼:)
刚开始我接触是因为在我的虚拟机中explorer老是崩溃,我只好用TC,开始很别捏,后来熟悉了使用的快捷键就离不开了,现在已经很少使用explorer了,基本的文件移动,压缩解压都是在TC中完成,感觉太好了。
TC是一个轻巧的文件管理软件,和我们常用的exporer类似。不知道什么是explorer?就是你在windows里面点击一个目录得到的那个窗口。多数只用过windows的人可能从来没有把explorer当成软件,因为它随系统而来,感觉太过于自然了。但是如果你用过dos时代的NC (norton commander)相信你对于文件管理软件的理解一定更好,也更能把文件管理认为成一个应该由专门软件搞定的事情。
可是为什么我们不用习惯的windows explorer呢?答案就是MS的产品的可定制性能太差!你的explorer能够预览bmp,jpeg,png但是当你选中一个psd文件的时候,你不会在explorer的左下方看到预览,你也不能使用“缩略图”模式看到预览。可能你已经习以为常,但是为什么?都是图片为什么只有微软认为我们应该预览的能够预览?!我就是想预览psd,但是explorer不仅原来不能,而且绝大多数用户不能通过添加插件的办法改善。我说“绝大多数”是因为不排除像acrobat那样通过添加加载项是可以扩大explorer预览格式范围的,但是大多数人不可能自己编写预览psd的加载项吧;我反正不会,我觉得我对于windows的理解还比90%的用户好呢!
回到TC话题上面,这个双栏的文件管理软件的几乎一切都是可定制的!快捷键功能是贴心。F5拷贝F6移动,F3在插件帮助下可以预览几乎所有的文件(所有我有的图片都可以,辅以k-lite codec可以预览几乎所有的影音文件,各种网页文件,文本文件……)。内置的压缩支持使得所有的压缩包都能够像文件夹一样对待:)使用快捷键可以方便的压缩解压。更好的是这个东西还支持ftp,速度和稳定性比起使用explorer简直云泥之别。
还有一个好处是稳定,这个东东很少崩溃,稳定的表现减少无数烦恼:)
刚开始我接触是因为在我的虚拟机中explorer老是崩溃,我只好用TC,开始很别捏,后来熟悉了使用的快捷键就离不开了,现在已经很少使用explorer了,基本的文件移动,压缩解压都是在TC中完成,感觉太好了。
开学了,上课了

今天开始上课了。
早上第一节的《数值分析》没有选上,索性多睡了一会(n_n) 第二节的《现代通信原理》除了上课的地点比较“偏远”没有什么特别的,必修课嘛都那样
下午去上《数字系统集成化设计与综合》,感觉这门课程很“水”,估计将要草草而过,大家都不累得到一个不高不低的分数。不过内容还算有用,FPGA可是电子系安身立命所依靠的啊。这门课选修的主要是上学期运气比较差的人,没选上别的只好上这个,我就是:(
晚上《图像压缩》,不知道怎么样,呵呵,尽管我可能不会去图像方向——太热门,打破头的地方——但是又没有什么选择——没选上《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只好上这个-_-
Sunday, March 04, 2007
今天下雪啦

早上很早收到鸭鸭的短信,告诉我下雪了,呵呵,不过我知道的可是比她早了很多——大约6个小时吧。
上午十点多出去的时候雪已经开始融化了,化得那叫一个“南流北淌”,好多的道上都是没自行车轮毂的水,我骑着我的公路赛不得不小心弈弈,唉……挡泥板短真是不好唉
下午本来打算出去买网球的,但是道路太糟糕,没去
晚上想去洗个澡迎接新学期的,但是外面的风真的很大,吹得冷死,又没去成 ~~>_<~~
Saturday, March 03, 2007
今天北京下雨了
早上,呃,其实是中午啦,起来发现窗外地面竟然都是湿
于是躲在床上很是高兴了一番,还好昨天没有下雨,不然下雨天带着行李还是很令人烦恼的一件事情,看来这学期开头还是很顺利的嘛 \(^_^)/
中午去食堂吃饭,发现基本上所有的窗口都开业了,真是一个好消息(n_n)
不由得让我想起那个只有两个食堂每个有四个窗口的学校,那里的学生真是郁闷啊……荒郊野外的,发短信都是问“你们北京下雨了没有”,就像她那里不是北京似的
于是躲在床上很是高兴了一番,还好昨天没有下雨,不然下雨天带着行李还是很令人烦恼的一件事情,看来这学期开头还是很顺利的嘛 \(^_^)/
中午去食堂吃饭,发现基本上所有的窗口都开业了,真是一个好消息(n_n)
不由得让我想起那个只有两个食堂每个有四个窗口的学校,那里的学生真是郁闷啊……荒郊野外的,发短信都是问“你们北京下雨了没有”,就像她那里不是北京似的
Friday, March 02, 2007
刚刚吃过回到北京的第一顿晚餐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