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6, 2008

灌呀灌

某天吃饭回来和别人讨论写外文论文的事情,感叹为啥国外的研究人员写论文就和我灌日志一样轻松容易(当然啊都是在多少有点可写的东西的基础上啦)。后来我得到了一个类比:我们小的时候很多都做过写日记的语文家庭作业,当时做的那叫一个郁闷啊,怎么写都写不出来,觉得三百字的日记是一件十分神奇的事情。(我小学的时候的语文学的实在是不好,那时候交个作文都十分的头疼),而现在我要不是没有时间,每天都可以轻轻松松的灌上个千八百字-_-b 究其原因,是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训练,尤其从大学的某个时候开始写weblog开始,我的语言训练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于是写这种轻松的东西就可以十分的顺畅了。国外的那些研究员们(不止以英语为母语的,还包括一些以其他西欧语言为母语的)写过的英文论文就和我们灌过的日志一样多,当然是一晚上就可以把一片paper整个rewrite一遍了。

可是我能够埋怨说我们的大学里受到的训练不够么?似乎这也很不公平,客观的说THU里还是给了我一定的论文训练的(尽管是中文的),即使这些训练在需要我拿来就能写的情况下显得是如此的不足,终究之聊胜于无的(当年也是折腾的我们够呛的啊)。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我们的本科教育质量之所以上不去是因为我们的中学教育太失败了,让学生做了重复很多用不上的东西。可是这些东西对于一次又一次“决定性的”考试还是意义非凡的,而且不搞大考试中国一定会乱掉,因为贫民老百姓还指望着儿孙通过这道路改变社会层次呢(尽管实际出来了的效果远没有他们期望的那么好,尤其是一些普通点的学校)。而进一步挖掘就发现深层的原因优秀教育资源的高度稀缺(表以为扩招了都念上大学了就出头了,当年那么多老师那么多学生,老师没有突然从天上掉下来,学生忽然多了几倍能好么?),这就是落后国家的困境啊。

经济上有个"Curse To The Late Comer”的说法,其实我觉得这个概念倒是可以泛化,教育上也是一样的。我们只有那么点资源,还要追赶先进的科学技术,只好模仿,模仿得久了就不会也不敢自己创造了。现在我看到那些标榜着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都有深深的怀疑,而且我至今也没明白我们搞着了这么多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到底意义何在?这些东西常常不能在经济上取得成功,而其研发的过程也没有给我们留下成熟的研究团队,可谓是人财两空。虽然现在拿着体制给的研究生补贴不饿不饱,内需工程常常能够给我们带来不少机会,可是我还是对这个体制的目标抱有严重的疑心。

当只剩下匆匆逐利的混事者的和迷失了希望的怀疑者的时候,诅咒也就达到了最深的程度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